© 2025 51CAR,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010220号-1
不吹不黑,让我们来看看英国到底好在哪?
51car 12月21日


英国,一个远离中国8000公里的国家,一个从语言到文化都与中国大不相同的国家,一个许多留学生来了之后舍不得离开,离开后魂牵梦绕却再也“回不来”的国家。也许每一个曾经到过英国的人都有一个无法释怀的“英国梦”,那么究竟英国有什么样的魔力让人离开之后“忘不了”呢?
这其中,英国的哪一面又是你的挚爱?

英国的天,永远都是蓝的。虽然英国的天气多变,时常下雨,但大雨过后,天总是蓝的。即便是曾经的“雾都”伦敦,天空也总是蓝得透彻,蓝得沁人心脾。这主要得益于英国的空气质量。


英国的天曾经也灰暗过。1952年12月,伦敦的“毒雾”事件致1.2万人丧生,同时,很多人在这次事件中落下了支气管炎、肺结核,甚至有许多人患上了由呼吸道疾病引发的癌症。自此,英国开始走上了以法律治理环境污染的道路。在经过六十多年的不断努力,英国的空气质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你是不是也忘不了超市里干净到打开即食的水果,无需顾忌是否含了激素可随意选购的肉类,同步包装盒上的保质期精准腐坏的蔬菜水果,以及香甜得令人怀疑是否添加了糖的鲜奶
在英国,食品安全问题几乎不在日常生活的考虑范畴内,这主要得益于英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严格把控。
近150年前的1872年,为了打击当时的食物掺假问题,英国政府在前后三年相继颁布了《禁止食品、饮料与药品掺假法》及《食品与药品法》两部法规来管控食品安全问题。自此,英国政府走上了以法律保障人民的基本需求的道路,并不断地更新法律条款,延续处罚从严的趋势.
英国由此成为全球食品安全体制较为完善的国家之一

爱英国的人很爱,回国之后各种怀念,各种听到英国的消息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讨厌的人恨不得马上回国,觉得英国无聊,冷,潮湿,节奏慢,办事不靠谱…
但是我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我们从上海来到英国,觉得英国生活比较安逸,早上9点上班5点下班,很多的时间窝在家里跟爱人一起看电视过家庭生活。人的品味也变土了,赶不上潮流,外面流行什么也不知道了,三餐四季粗茶淡饭,慢慢也习惯了。
我是已经不习惯上海了,每次回上海都会迷路,因为上海发展太快了。而且每次回上海都会失眠,因为太吵了。
我最强烈的感觉是:如果觉得英国适合你,就努力留下来,别后悔。如果不适合,果断跑路回国发展更有前途。这两条路没有好坏优劣之分。

不知道大家来到英国的第一个Cultural Shock是什么?
小编来到英国后的第一个Cultural Shock是在超市里不小心撞到一位英国人,小编还没来得及开口,这位被撞的先生马上回头对小编说了一句Sorry,说完之后报以微笑后便离开,独留不明所以的小编在原地。


英国人有多爱说Sorry? BBC曾经做了一个有趣的调查统计,统计结果表明,英国人使用频率最高的单词就是Sorry。平均每个英国人每天会说8次Sorry ,以此计算,他们一年会说2920次Sorry, 一辈子说Sorry的次数达到233600次。而有的英国人甚至一天说Sorry的频率高达20次,那么他一年中说Sorry的次数将高达7300次



不论这个数据是否精准,这项调查也体现了英国人对说Sorry的“沉迷”程度。
英国是一个典型的推崇绅士文化的国家,不论是从英国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还是行走在大街小巷的穿着举止得体的老派绅士身上,都可以看出英国人对绅士外表和礼仪的拿捏及追求。



英国甚至因为礼仪而形成一个产业。著名的皇室礼仪大师William Hanson便是其中的代表,他是唯一一名皇室礼仪类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并同时担任全球首屈一指的礼仪, 礼节及管家服务培训公司The English Manner英国皇室礼仪培训机构的资深培训师,为有需求的英国人提供礼仪及仪态指导。





英国人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戏剧的族群。戏剧文化深入英国人的日常生活。即便不了解英国文化,但从伦敦西区闻名于世便可知晓一二。这个诞生了伟大的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国家,民众对阅读和泡剧院情有独钟。不论是地铁上永远都在捧书阅读的形成别样的“风景”的英国人,还是永远人声鼎沸的伦敦西区各大剧院,都体现了英国人对文化精神世界的追求



英国的艺术家们对艺术也有着纯粹的追求和极致的热情
Ian McKellen在去年自己的八十大寿之际,主办了舞台剧巡演。在全英国80个剧场巡演中,Ian McKellen分享了自己的演绎生平,并解读莎士比亚文学作品,同时他表示,这次巡演的盈利将用于伦敦剧院的维修作业。



疫情期间,著名艺术家Patrick Stewart在社交平台上每日上传一条他阅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视频,以此抚慰英国民众对新冠疫情及居家隔离的焦虑。



而另一位艺术大师Andrew Lloyd Webber,由于心疼疫情导致剧院关闭面临倒闭,72岁高龄的他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宣布他将参与牛津疫苗试验,并表示愿意做任何事情”来证明剧院可以安全地重新开放。



一个国家的戏剧文化能够闻名于世并经久不衰,是源于这个国家一代又一代的戏剧爱好者的努力。这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真心。他们是为戏剧而生,而不是为了名望和金钱。
一个国家的文化代表了这个国家的灵魂。虽然经济发展也很重要,但如果没有丰富的内心和没有丰满的灵魂,就仿佛一个暴发户,举手投足间都是肤浅的铜臭味。
或许正是这种全民对阅读的热爱,在精神层面的追求,英国才能诞生伟大的艺术家,保留如此浓厚的文墨精神。



你是否在英国感受过来自陌生人的友善?
也许每一个曾在英国生活或学习过的人都感受过来自英国陌生人的友善。这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是不是也曾不小心击中你的心,让你走在异国他乡路上也不再感到孤单无助,甚至有这里是第二“故乡”的错觉?
来看看大家的分享,这些瞬间是不是也曾温暖过你?






或许有人认为英国和世界上千千万万的发达国家一样,没什么特别,但没来过英国没在英国生活过的人,没有静下心慢慢走过伦敦的大街小巷,细细感受过英国农村的草地阳光微风的人,是不可能体会到英国的好、英国的美、英国的独一无二的,也不可能在回国之后无数次梦回英国。
最后,引用一句Sammuel Johnson的名言点题吧:When a man is tired of London, he is tired of life,for there is in London all that life can afford. (如果一个人厌倦了伦敦,他就厌倦了生活,因为伦敦有生活所能给予的一切。)
扫码关注51Car公众号
英国老牌华人车服
请用微信扫一扫上方二维码
进入UK51CAR官方公众号下单
感谢您的使用。